- NEWS最新消息
- 立邦分享
NEWS最新消息
2021/11/22 [ 立邦分享32 ] 秘密營銷
進行購買新的商品或服務前 (例如: 正考慮選擇從未前去的餐廳、住宿或購買新型號的手機時),現在越來越多人,會先在網路或社交平台參考其他人的評價。
正因為上述的現象,造成
「秘密營銷」(Stealth marketing / Undercover marketing),更大行其道。它是通過內部或外聘的組織或人員(例如: 評論網站、KOL、博客等),偽裝成消費者或獨立評論員,在真正或潛在消費者難於察覺的情況下,對某個組織、品牌、產品或服務,給予極佳的評價或留言(有些會協助刪除負面評論),從而達到推廣目的,因不是公開而是「秘密地」進行,因而得名。
它借助
「社會認知」理論和技巧,通過說詞,例如 : 「這個商品推出以來,一直是賣得最好的其中一種」,「很多人在用,我老公(老婆)也在用喔」,很多消費者的
「從眾心理」影響下,會以為這麼多人都選擇,一定是好的....…..
「秘密營銷」在社交平台(例如: FB / Instagram)很常出現,企業要先掌握受眾的目標客群,充分掌握想向他們,發放什麼信息,然後聘請營銷專家協助,偽裝成普通人,通過間接、曲線、隱藏的字句,向目標客戶發放重要信息,植入他們的心裡,無型間影響消費行為,這種方法很奏效,特別是對於一些厭倦傳統營銷手法的人。有分析指出,
「秘密營銷」在短期內特別有效,但在長時間的操作下,效果減弱,並更容易被發現。
常用的
「秘密營銷」方法,包括(a)
視訊新聞發佈,由企業特別編輯一則推銷產品/服務的視訊,交由電視台或傳播機構,把它巧妙地安插在新聞發佈之中;(b)
廣告間諜工具,通過聘請專業機構,在網絡/社交平台上,以不著行跡的方式,推銷產品或服務;又或聘用一些
特約演員,通過其熟練及預設的說詞,對陌生者以一個隨機及輕鬆的方式去做隱蔽式推廣;(c)
社會認可及名人效應,在一些公信力較高、行業相關網頁或通過一些知名人士,持續地發佈有關品牌/企業的成功故事及正面信息。(d)
置入性行銷,以極其巧妙的手法,把產品或服務,置入特定媒體或大眾傳播渠道中 (例如: 電視節目、電影、戲劇、部落格等等),借助其迅速的曝光率,無聲無息地把需要傳達的訊息,傳給目標客群,又或提高他們對特定產品/服務的印象或好感,達致最大宣傳效果。
即使美國、歐盟及日本等國,已有法例或指引禁止
「秘密營銷」,但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間。弄巧反拙的情況是,企業主操作不當或過頭,造成嚴重的社會事件。舉例,日本麥當勞在2008年發售新產品時,消費者大排長龍,好評如潮,亦成功地在當時炒熱為話題。不幸的是,事情的進一步發展,可說是把麥當勞「從天堂帶到地獄」,因為後來被發現這些排隊人潮中,竟然有一些是以時薪1000元日圓僱用的工讀生,目的是進行充場的
「秘密營銷」。後果是日本麥當勞的聲譽嚴重受損,亦受到當時輿論的強烈譴責。
「秘密營銷」的優點 : - 性價比高,不會牽涉太多設備、人手或費用,除非聘請知名人士;
- 預算不足的中小型企業,可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建立品牌知名度;
- 有名品牌配合大型宣傳活動,通常作為正式發佈會前的一些鼓動聲;
- 對於一些討厭傳統行銷手法的消費者,因其「隱蔽」,接受程度較高;
- 協助企業界定及評估潛在客戶群的需求。
「秘密營銷」的缺點 : - 若聘請知名人士進行「秘密代言」,又或在電影或劇集中做植入廣告,涉及的費用可能會很高;
- 始終是一個虛假、無中生有、欺詐的營銷模式,從而期盼操縱消費行為。實際上有違商業道德,更有可能涉及犯法行徑;
- 一旦被揭發,直接影響與客戶長久建立的信任,嚴重地影響品牌形象及企業信譽。互聯網及社交網站分享這些不滿、負評及憤怒,以超音速進行;
- 引發的信任危機,亦可能延伸到受質疑的企業,如何保護客戶的個人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