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NEWS最新消息
- 立邦分享
NEWS最新消息
2021/08/02 [ 立邦分享18 ] 行為經濟學
事情發生在1965年,當年90歲的
讓娜·卡爾芒(法語: Jeanne Calment)女士與47歲的
法蘭索瓦·瑞弗(François Raffray)律師,簽下在法國常見的一份協議 (又被稱為「反向貸款」),
卡爾芒把鄰近律師事務所的獨立產權公寓「長壽」(en viager)出售給律師,換取
瑞弗律師承諾每月支付她若干的生活費,直到她去世為止。她亦享有在公寓居住的權利,直至離世後,該不動產的產權,將依協議轉歸律師所有。(交易時該公寓的價格,等於是卡爾芒10年的生活費。)
當
卡爾芒100歲時,仍能騎著自行車在法國街頭趴趴走。到她110歲時,為自己仍在生,曾向律師寫了一封道歉信。到1995年 (30年後),
卡爾芒年屆120歲,
瑞弗亦已77歲,不幸的是他患上癌症,並在當年12月往生。在他離世前,仍念念不忘與卡爾芒簽下的協議,並再三叮囑遺孀一定要如期支付對方生活費,以免影響該協議的有效性。在1997年8月4日,
卡爾芒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「最年長者」紀錄離世,總共活了122歲又164天。
「人算不如天算」或「萬中無一的例外事件」,可能是讀者對上述事件的感想,事實上,也可通過
「行為經濟學」(Behavioral Economics) = 心理學 + 經濟學,去解釋上述事件。到底
「行為經濟學」是什麼? 實務中,有何用處 ?
「傳統經濟學」(Traditional Economics)之下,經濟學家認為人們的行為動機,單純是追求私利、物質利益,並以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。人們是完全理性的,並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。
「行為經濟學」的觀察與研究,發現人們的行為「沒那麼有道理」及「不理性」,我們的認知能力其實有限,很多時候,行事只依賴經驗法則,會出現系統性或隨機性的行為偏差,只是不知不覺。
「行為經濟學」是一門結合心理學與經濟學的妙趣學問,掌握了它,可提升非理性自覺力,避開思考偏差,做出最佳的經濟決策;並在製定組織策略、營銷、管理、溝通等範疇,可起到積極幫助。以英國政府多年前設立的
「行為學心戰室」BIT Nudge Unit 為例,其中一些成功案例是,展示不同選擇時,人們可被引導至更佳選擇。例子1: 英國稅局改變發出信件之措辭,令稅款額外多收2億英磅。例子2: 曼徹斯特學院改變發給學生的短訊內容,令退學率下降了36%。
近幾十年,越來越多學者積極參與研究
「行為經濟學」,殿堂級的四位學者包括,
赫伯特.西蒙(Herbert Simon)、
丹尼爾.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、
羅伯特.席勒(Robert Shiller)與
理查.塞勒(Richard Thaler),其中也有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。
「行為經濟學」的理論有不少,以下挑選幾個與大家分享如下 :
- 「損失規避」(Loss Aversion) : 以下有兩組問題,請分別回答 :
[ 第1組 ] 請從以下兩個選擇(A或B)中挑選一個 ?
A : 直接嬴得25萬元
B : 有25%的機率,嬴得100萬元
[ 第2組 ] 請從以下兩個選擇(C或D)中挑選一個 ?
C : 失去75萬
D : 有75%的機率輸掉100萬元
研究結果顯示,就第1組的問題,大部分人選擇A。在第2組問題,較多人選擇D。此實驗中的每名受試者(包括閣下),前後兩題的風險偏好,為何完全不同。從第1組選項的「風險規避者」,變為第2組選項的「風險愛好者」。
這是因為人們天生具備「損失規避」特質,盡量不想承受任何損失。當面對與「得到」相同幅度的「損失」時,顯得更為排斥或恐懼。有研究發現,與「得到」相比,面對「損失」的敏感度,大約是前者的1.5-2.5倍。總而言之,人們在面對「得到」的機遇時,通常採取「風險規避」策略;當面對「損失」的機遇時,則採取為「風險偏好」策略。情況像在投資/賭博失利時,對「第1把」的財富損失仍很在意,所以願意賭下「第2把」、「第3把」同額的錢,力圖挽回開始時的損失,變成「風險追求者」。因此,絕大部份的人在投資/賭博世界裡,嬴錢時,離場得太早;輸錢時,離場得太遲。
- 「框架效應」(Framing Effect) : 假若你是XYZ國的總統,正面對以下危機。
惡名昭彰的恐怖組織正佔領一所電影院,挾持著300名人質,向你提出一連串無理(你又辨不到)的要求,他們宣稱假若你不答允,將殺光所有人質。現在有兩個方案,可解決這場危機,請問你會選A或B ?
A : 有100人獲救
B : 1/3機會所有人有獲救,2/3機會所有人都被殺
在以上同一情景下,假若有以下兩個方案,請問你會選C或D ?
C : 300人中有200人被殺
D : 1/3機會沒有人死,2/3機會所有人都被殺
研究發現,大部份人在A/B之間,選A。在C/D之間,選D。實際情況不變,只是改變語境,卻提供了不同「框架」,令人們心中的假設、標準、阻礙、判斷等,也隨之而改變。A/B方案是屬於「積極描述」,C/D方案則屬於「消極描述」,因「框架」改變了,人們的風險偏好,也發生微妙逆轉。簡單來說,心理學把因為表達不同,導致結果不同的現象,統稱為「框架效應」。
- 「錨定效應」(Anchoring Effect)
- (Reference point),而且大腦對於第一個接收到的可參照數值,會特別重視,這個「先入為主」的資訊或「首因效應」的印象,將像一個牢固的船錨一樣,不知不覺間,把人們的思維固定在某處。
- : (1)先訂高價,再打折扣;(2)原價1000元,會員價/特優價599元。上述兩個例子的前者,都是「錨定陷阱」中被刻意提高的價格參照點。此外,求婚戒指的預算應是多少? 坊間曾有一種說法 : 「至少2個月的收入」。兩情相悅的感情,豈會以金錢來衡量;即使那是一生一世的紀念品,也視乎個人負擔能力等,其實,這只是珠寶商下的一個「錨」。
回到
卡爾芒事件,
瑞弗及其遺孀,花上32年時間及3倍的價錢,最終取得
卡爾芒公寓的產權,從
「傳統經濟學」的回報率,這絕對不是一項精明投資。從
「行為經濟學」去解釋的話,主因是「損失規避」或「損失憎惡」,當事人也掉進「沉沒成本謬誤」的陷阱。很多人面對損失或潰敗時,不願意或不敢壯士斷臂(止蝕)。事實上,願意承認失敗,才能終止失敗;有望捲土重來,東山再起。